什么是肥料利用率?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肥料利用率是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国内外评价作物肥料利用率的指标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吸收效率和生产效率。传统的肥料利用率(NUE),指作物吸收的肥料养分占所施肥料的百分率,也常被称作肥料吸收利用率或回收率(RE),这一类称作吸收效率。肥料利用率不包括肥料的损失和残留在土壤中的部分,也仅局限于肥料施人后的当季利用率;肥料的生产效率则注意到了肥料吸收后的物质生产效率及向经济器官(如籽粒)的分配情况,如氮生产力(NP)指作物籽粒产量与施氮量的比值。
常用的评价肥料利用率的指标有以下四个:
(1)肥料的偏生产力之作物籽粒产量与投入肥料的比值。
(2)肥料的效率 指单位施肥量对作物籽粒产量增加的反映。
(3)肥料的吸收效率 这一指标与国内的定义相同,是评价作物对肥料吸收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回收效率。
(4)肥料的生理利用率 指作物地上部吸收每千克肥料中的氮所获取籽粒产量的增量,反映了作物在吸收同等数量氮素时所获得经济产量的效果。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情况。
测定肥料利用率(REN)的方法有两种,同位素示踪法和毒值法。差减法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肥量一不施肥区作物吸肥量)/施肥量×100%;示踪法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肥料养分/施肥量X 100%。一般来说,用示踪法计算的肥料利用率比用差减法的低,这是由于差减法还包括了作物因施肥多吸收的土壤养分。
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为实现粮食作物的持续增产,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养分利用率低、损失严重、污染环境等不利后果。影响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有:①土壤类型、性质、酸碱度等;②气候条件;③作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④肥料的种类、性质等;⑤施肥方法和其他技术措施的配合等。
(1)土壤性质 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对肥料的转化、土壤残留以及损失等均有很大影响。背景养分含量高的土壤在休耕期将会有更多的养分损失进入环境。另外,还有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土壤水分、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温度、土壤结构、阳离子代换量、氧化还原状态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对养分利用率有重要影响。
(2)气候条件 养分利用率除了因土、肥、作物不同而各异外,还受到不同年份季节和气候条件,如光照、降雨等要素的影响。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或不同间测得的结果变异很大,如降雨集中会使施人的氮素肥料因作物不能及时吸收而可能以N03ˉ的形式流失掉。
(3)作物种类与农艺操作,不同作物的肥料利用率不同,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施肥量,确定施肥量应该充分考虑作物产量、肥料利用率、产量水平及气候条件等多种栽培因素。研究发现,C4作物比C3作物具有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另外,同种作物内不同基因型间肥料利用率也有差异。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调整作物的种类与布局,进行合理的间、套、轮作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养分利用率。
(4)肥料品种的差异 肥料释放养分的时间和强度与作物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导致化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肥料的成分不同,在作物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完全不同,单质肥料中,不同形态的肥料,适合的作物、施肥时间等也不同;不同产地、生产工艺的单质肥料,其纯度不同,杂质含量各异,其使用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研究表明,对于水稻和麦类作物来说,化学性质稳定的氮肥(尿素、硫酸铵),其肥料利用率一般比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要高。
(5)施肥管理 施肥量是施肥技术的核心也是影响氮肥利用率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增加,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施肥时期也和施肥量一样是养分管理中提高养分利用率的核心问题。由于作物对养分吸收的阶段性差异导致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利用率不同。所以我们就要选择适宜的时期施肥,以获得最佳养分利用率。造成阶段性差异有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外源因素取决于生长发育条件,包括水分和养分供应引起的生长状况的改变。内源因素则是其生长发育的需求。作物苗期一般有一定时间的缓慢生长阶段,有限的生长速率既限制了水分的效果,也限制了养分的作用。(来源:吉山花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