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界关注良久的生猪期货终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在产业格局发生诸多变化、产销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生猪期货的上市及功能发挥,有望为市场提供公开、透明和连续的价格参考,构建从种植、加工到养殖完整产业链条的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平台,助企业稳定经营,促行业健康发展。
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增加经营不确定性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猪价波动与我国的CPI变动、经济政策制定和发展息息相关。
受多种因素影响,2003年以来,我国猪价经历了五次大幅度波动。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价由15元/公斤跌至2019年3月的10元/公斤,之后大幅反弹,到2019年三季度达到近4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
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产业企业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利润,波动越大,风险越高。”河南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资深总裁宋小兵解释,肥猪出栏周期需六个月,在猪苗入栏时完全看不到后期市场,如果出栏时价格大跌,养殖环节会形成较大亏损;对于食品加工环节,因为每月都会有冻品入库,如果远期价格波动较大,风险也较高。
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即便是规模化养殖企业,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时,也难免受到周期性价格波动影响,生产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有些公司因为判断失误,盲目扩大产能,甚至陷入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境地。
猪价剧烈波动带来的“饥一年,饱一年”不利于产业企业的稳定经营,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市场风险小一些,把企业的盈利率拉平,“求稳”是受访企业的普遍心态。
多措并举管控成本全链条消化市场风险
为应对猪价大幅波动、确保企业利润稳定,向精细管理要效益,特别是优化成本管理成为产业链企业的惯常做法。
“保持成本领先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根本。”牧原股份(002714)相关业务负责人王瑞婷介绍,他们通过种猪育种、原料采购、精准饲喂、精准饲料配方、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来降低成本。在生猪养殖利润下滑时期,也会合理调整发展节奏,保持现金流安全。
正邦科技(002157)依靠全产业链经营方式消化市场风险。市场部总监李巍巍介绍,目前公司直营业务包括6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2万吨熟食加工,初步形成产业链配套。后期还会扩大生猪产能、熟食加工产能,规划建设饲料厂。
在成本管理中,饲料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玉米、豆粕在饲料配方中占比80%左右,原料采购价格直接影响饲料成本。部分受访企业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收到成效。
牧原股份建立了专业的玉米和豆粕采购行情分析团队和行情分析体系,在合适的价格战略建仓,提前锁定优质的货源,保证公司饲料稳定供应;同时公司还成立了期货团队,通过期现套期保值操作,管理玉米和豆粕价格不利波动风险,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中粮肉食通过豆粕的套保业务,使得整体原料成本趋于稳定,不会因为行情的大范围波动影响公司生产节奏。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作为全产业链企业,他们在猪价低迷时会优先考虑降低饲料成本,猪价较高时会加速出栏,但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不大,“希望生猪期货上市后能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管理手段。”
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打好风险管理“组合拳”
市场人士分析,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生猪市场格外复杂。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生猪产业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大型产业企业更看重长期稳定发展,深度参与期货市场、实施风险管理,有需求,也有条件。
李巍巍认为,当前生猪养殖的超额利润对生猪产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也要防范后期可能会出现的产能过剩。正邦科技未来发展的风险管理需求有三点:一是如何健康发展,二是能否长期稳定盈利,三是如何规避亏损。
王瑞婷表示,牧原股份的风险管理需求在于,首先是高利润发展兼顾现金流安全,其次是管理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大幅波动的风险。希望参与生猪“保险+期货”,并实现仔猪订单生产销售。
为此,生猪期货被寄予厚望。
河南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常务副总胡晨辉认为,生猪期货上市后,发挥好其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指导企业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未来供需变化,降低经营风险;生猪期货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生猪产业链生产端利润分配太低的局面,助推产能升级和产品优化。“在原来锁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可以锁定产品价格,企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生产管理上,这对整个行业的提升将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牧原股份已经做好生猪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建立和完善了生猪期现套保的内控制度,建立了期现人才团队。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策划成立期货部。
受访企业提出,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稳定行业政策。在此基础上,期货交易所要加强针对企业的培训,支持更多养殖、屠宰、饲料、贸易商等产业企业参与进来。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