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食材,生猪、猪肉对于大家再熟悉不过。生猪易于养殖、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营养丰富使之成为我国居民蛋白消费的主要食材,我国在生猪养殖方面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养殖、消费大国。据统计,2018年我国生猪年出栏量高达6.85亿头,共消费猪肉5400多万吨,占据了全球生猪出栏总量的55%以上,占我国居民动物蛋白消费总量近60%。尽管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量有所下滑,但仍然在全球供应端占据了最核心的地位。强大的消费能力和丰富的养殖资源使得生猪产业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测算,生猪上下游大宗商品市场资金容量超1万亿,占据了农业总产值的近20%,虽然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来,猪料消费有所下滑,但总体而言,我国常年猪料消费占据了工业饲料总消费的40%左右,是饲料行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涉及到由之伴生的动保、兽药、屠宰、加工等诸多环节。可以说生猪产业是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景气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
按照种类划分来看,生猪大致可以分为种猪和商品猪两大类。顾名思义,种猪是主要用于配种的猪,按性别划分来看,可以分为种公猪和种母猪,种猪一般具有出肉率高、产仔率高、料肉比高、适应性好、抗逆能力强并且遗传性状稳定等一种或多种优良性状而被用于重点选育和代际传递。按亲本溯源来看,种猪具体包括父母代、祖代、曾祖代原种种猪。而根据育种体系的需要,种猪来源渠道较多,大致可分为地方种猪、引进种猪和培育种猪几大类,当前我国国内外来种猪占比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杜洛克、皮特兰、大白、长白等几大类,相比于地方种猪和培育种猪,国外种猪一大优势在于瘦肉率整体更高。
与种猪相对应的是商品猪(或肉猪),处于生猪繁育体系的末端。一般直接用于宰杀食用,商品猪按照种类划分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大类。市场当前主要交易品种以瘦肉型商品猪,也同样是未来交易的主要表弟。脂肪型和兼用型则通常用于特种商品的适用。
生猪繁育周期往往较短,一般从后备母猪出生开始到性成熟进入选育阶段,通常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多数不具有育种能力的企业通常直接补栏4月龄的后备母猪,则从后备母猪补栏开始,到性成熟转为能繁母猪进入配种周期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二元母猪培育通常需要4个月时间生产商品代仔猪,再经过6个月变成商品代出栏。所以总体来看,在祖代产能不出现实质性问题的情况下,一般生猪产能恢复周期,对应后备母猪到最终商品猪出栏需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生猪的繁育周期以及养殖户根据当前养殖效益水平决定补栏策略也是导致“猪周期”持续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USDA口径数据,在过去的2019年间,全球生猪出栏量10.37亿头,同比降幅18%。分国别来看,中国仍然是第一大生猪主产国,年出栏量高达4.4亿头,但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出栏同比降幅达到36%,是带动全球生猪供应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欧盟产量高达2.65亿头,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生猪产区,其后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
因活体调运受限且成本较高,生猪跨国贸易量小且相对稳定,多数以国内产销为主。生猪跨国贸易主要发生再在北美地区,其中以加拿大运往美国及部分拉美地区占比最多,因而加拿大在全国生猪出口贸易中占有绝对性的统治地位,数据显示,全球生猪年出口量大约在650万头,其中加拿大2019年出口量大约在500万头左右,占比高达77%。加拿大出口结构中,以仔猪和商品猪居多,同时也有部分能繁母猪。数据显示,2019年加拿大出口仔猪数量高达430万头,活猪74万头,种猪相对较少。
而猪肉方面贸易则稍有不同。其中,全球猪肉进出口贸易总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欧盟猪肉出口量居第一位,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总量的35%,美国紧随其后,所占份额略低于欧盟,美国、欧盟的总出口量占据了世界总量的 66%,其他国家猪肉出口总量共计占比在 34%左右,剩余地区依次为加拿大和巴西。
而进口方面,全球猪肉进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以中国和日本居多,2015年以前,全球猪肉的第一大进口国是日本,中国进口量位列其次,但是随着2013、2014期间,中国经历了一段比较漫长的猪价低迷期,致使很多散养户被迫退出行业,加之2014年国家环保法的推出,2016年生猪出栏量大幅下滑,生猪出栏价也一度达到了21元/公斤的水平,至此,中国进口猪肉数量明显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猪肉进口245万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20%以上,超越日本成本第一大猪肉进口国,我们预估2020年猪肉进口量可能达到40%以上。
近几十年来,我国猪肉产量整体呈逐年上升状态,2000年至今,猪肉产量复合年化增速高达0.37%,如果忽略疫情影响,截止2018年猪肉产量复合年化增速高达1.73%。从地理结构上看,我国生猪产销区整体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其中长江沿线与华北平原出栏占比最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长江沿线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的27%以上,是全国出栏占比最大的地区,涵盖了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主要产区,华北地区中,河南、山东比较具有代表性,华北地区总存栏占据了全国总存栏的23%左右。此外,近年来,凭借着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东北地区养殖量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北方地区产能修复情况相对好于南方,华南、华东及长江沿线受灾情况也较北方地区更加严重。我国猪肉消费主要以鲜销为主,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其中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人均猪肉消费占比明显高于北方,西部地区消费量低于东部,西北地区猪肉消费量明显较低。这与各地区的饮食风格与社会文化等均有较大关系。
正常年份下,国内生猪、猪肉整体以自产自销为主,与国际市场联动相对有限。因我国猪肉消费庞大,生猪、猪肉供应整体产不足需,因而无论是活体或是制成品,我国都属于净进口国,部分活猪和猪肉的出口也以供应港澳地区刚性消费为主。正常年份下,我国生猪年出口量大约在150-180万头左右,贸易占比十分有限。猪肉出口量同样较低,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出口猪肉2.67万吨,其中香港为主要流出地区,共累积进口猪肉约2.4万吨,澳门2600吨,此外也有部分猪肉输送东亚地区,但港澳两地基本占据了我国猪肉出口最主要部分。总体而言,我国猪肉及生猪出口占比在国内需求占比较小,尤其在国内需求逐年递增以及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我国出口下滑确定性性较高。
我国生猪及猪肉进口结构中以冻猪肉、猪杂碎为主,活猪占比较小。我国活猪进口主要是种猪,进口政策、流程较严格,最惠国一般实行0关税税率,每年进口量大约在10000头左右,占比十分有限。冻猪肉、杂碎等进口量则相对较大,近10年来我国猪肉进口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这也主要源于近年来国内蛋白需求的稳定增长。一般而言,在国内猪价较高的年份,我国进口量也相对较高,其中2016年我国进口猪肉达到162万吨以上,而过去的2019年中,我国进口猪肉量近200万吨,同比增幅高达67%,预计今年猪肉进口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自2018年农业农村部报道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生猪市场持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而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生猪产能大大幅去化。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高达39%,生猪总存栏同比降幅一度扩大至41%以上的水平。然而,如果我们根据猪料消费表现来看,8月份猪料消费低点同比降幅更是达到50%以上,虽然从通过猪料消费变化来推算存栏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但趋势上较好的确认了生猪存栏大幅下滑的事实。
回溯疫情进展,本轮生猪产能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源于疫情感染所导致的猪只直接死亡。另一方面,也与疫情影响下,养殖户抛售心理增强以及补栏积极性下滑有关。2018年4季度为疫情在国内扩散初期,受此影响,养殖户恐慌情绪明显加剧,市场生猪抛售增加,出栏体重呈现明显下滑,而在此期间,猪价也进入了短暂的下跌通道。同时,随着疫情扩散增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也大幅受挫,仔猪价格一度跌至21元/公斤,这也直接导致了年后大猪供应的紧张态势。
受产能去化影响,全国猪价出现较大幅度攀升,前期高点一度达到了40元/公斤以上,受此影响,养殖利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测算,19年四季度,生猪自繁自养头均养殖利润达到近3000元/头,虽近期在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养殖利润有所收窄,但当前外购仔猪利润仍维持至1000元/头以上高位,充分反应了终端需求缺口下的高生产利润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与利息优惠,支持国内生猪复养推进。受利润和政策推动因素影响,生猪市场补栏积极性大幅提升,三元仔猪价格达到100元/公斤,二元母猪价格77元/公斤,同比涨幅均超一倍。年后,在猪价下跌过程中,仔猪、母猪价格强于生猪和猪肉,这也在较大程度上反应了高位养殖利润驱动下,市场补栏积极性的延续。不过随着猪价下跌的不断蔓延以及猪苗价格的绝对高位,近期补栏情绪或将逐步缓解。
本轮非洲猪瘟疫情爆发过程中,散养户因防疫能力、管控能力均弱于规模化养殖企业,受冲击较严重,大量散养户因各种压力被迫退出。而规模化养殖企业则凭借着成本资金优势以及较强的防疫能力,持续扩大产能。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11大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3500万头,占全国总生猪出栏量5%,但是2018、19年年生猪出栏量均达到了4500万头以上,相对全国生猪存栏变化呈现逆势上涨。CR11分别达到了6.8%和8.4%。而且,总体来看,疫情扩散加速了生猪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同时,在政策导向的持续影响下,未来产业集中度可能仍将不断增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大宗商品整体经历了严重的下挫。猪肉作为刚需品,受冲击相对较小,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团膳和户外消费的减少,猪肉仅以家庭消费为主要支撑的情况下,价格也经历了本轮“猪周期”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截止5月中旬,全国生猪产区均价已跌破30元/公斤,较年前高点跌幅近17%。本轮猪价下跌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首先,疫情影响以及进口、储备投放数量增加使冻品供需严重失衡。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我国猪肉下游消费渠道中冷鲜及深加工产品占比大约50%,其中以食品厂、餐厅消费为主,并且疫情对该类消费影响显著,需求缺乏支撑。同时,供应压力仍然不减,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冻肉、杂碎进口量高达92万吨,同比增幅超177%,加之国家也持续每周投放冻肉储备,冻品供需严重失衡对终端价格产生拖累。在此期间,屠企开工普遍较低,鲜销渠道被大幅挤占。在此期间一大主要变化在于鲜肉与冻肉价差的快速放大。供需严重失衡背景下,冻品对日常鲜销渠道产生较大冲击。此外,前期压栏生猪过多,大体重猪源数量庞大也导致实际猪肉供应减量不及预期。
当前,随着疫情影响缓慢褪去,消费端将整体进入修复通道,不过夏季同样是猪肉消费淡季,需求提振整体来看是相对比较有限的。未来生猪市场一大核心关注点在于养殖户的抛售对于猪价的冲击,总体来看,如果按照1个月左右的抛售周期来看,5月-6月中旬期间,猪价可能仍然易跌难涨。而此后则更取决于供应端的变化情况。不过,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存栏数据推算,今年四季度生猪出栏环比也将逐步转正,因而在不出现太大变化情况下,猪价上方空间可能已比较有限。来源:银河农产品及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