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疫”中粮策——中粮期货系列策略会议第14期(宏观与农产品论坛)棉花主题演讲纪要。
4月22日,一则中国将收储100万吨棉花的市场传言在多个媒体平台流传,郑棉美棉受提振大涨。笔者认为,当下棉花市场对疫情利空释放已比较充分,棉价处于底部震荡等风来状态,此次收储传言就充当了风的角色,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和纺织品服装消费,中国和全球棉花消费大幅下调。目前,国外疫情拐点临近,欧洲经济即将重启,市场等待美国拐点确认。IMF预计,由于疫情冲击,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棉纺消费面临重估。从国内市场来看,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452.65亿美元,同比下降17.70%;服装零售1604.30亿元,同比降34.30%。4月24日,中国纱线负荷50.4%,同比下降13.8%;中国坯布负荷48.7%,同比下降15.3%;印度开机率13%,同比下降62%;越南开机率30%,同比下降65%。基于以上数据,笔者将2019/20年度国内棉花消费下调110万吨至710万吨,全球棉花消费下调351万吨至2266万吨,新的平衡表如下图所示。
表1 新冠疫情压力测试下的棉花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中粮期货 USDA
通过平衡表类比,2019/20年度期末库存水平小于2014/15年度、大于2015/16年度,当时美棉最低点是54.4美分/磅。不过,疫情期间美棉指数最低价49.04美分/磅,郑棉指数最低价是10160元/吨,说明市场隐含的悲观预期已超过2014/15年度,市场认为2019/20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可能高于2433万吨。以此倒推,2019/20年度的全球消费会下降659万吨至1960万吨,这显然是一个疯狂的数字,市场极度悲观、矫枉过正。可以说,经过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打击,棉花消费萎缩的逻辑已经演绎到极致,未来很难有更坏的情况发生。当下棉花绝对价格已跌至上市以来最低位,对大宗商品的估值也处于上市以来最低,对于资产配置来讲,安全边际是很高的。对于跌无可跌的棉价,我们更关注未来可能的风口,包括生产端的面积、虫害、天气驱动和消费端的逆周期调控、中美贸易、收储政策驱动。
美棉平均现金种植成本约54美分/磅,完全种植成本约69美分/磅,目前棉价已跌破美棉种植成本。同时,替代品玉米棉花比价处于近4年最高,下年度棉花实际种植面积降幅可能大于市场预期。据USDA,3月前两周,12月美棉价格在(60,65.8)美分/磅,新年度种植面积1370.3万英亩,同比减少0.3%。现在55美分/磅,实际面积可能更低。PCCA表示,2020年美国植棉面积可能明显低于USDA的预期,得州高原地区的播种面积可能只有400万英亩左右,比去年少大约40万英亩。此前沙漠蝗灾侵袭了巴基斯坦80%的棉区和印度5%的棉区,印巴地区棉花产量约占全球30%,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6月份或有一波更严重的蝗灾危害。10日开始,强度时上次20倍的蝗灾再次侵袭东非。在印度疫情加剧的背景下,如果6月遭蝗灾威胁很难组织治理,印巴棉花单产面临严重威胁,下年度全球棉花减产预期加强,可能刺激后市价格上涨。目前,北半球主产区天气整体正常,疫情导致印度种植进度偏慢,后市需持续监控。
为对冲疫情影响,全球政府和央行大力加强逆周期调控,G20联合公告宣布5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以美联储为例,疫情发生后累计降息150基点至0-0.25%,并启动无限量QE,大幅扩表74%至6.62万亿美元,联合财政部推出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商品是以货币计价的,全球天量的货币供应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水涨船高也会刺激棉价上涨。当下中美贸易正处于第一阶段协议执行期,大的趋势是阶段性缓和。3月8日,美国对中国100多种医疗器械类免税,疫情是全人类的敌人,强大压力可能加强中美贸易缓和进程,对美棉出口有提振。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逐步落地,一季度自美进口农产品355.6亿元,增长1.1倍。其中,进口棉花12.4万吨,增加43.5%,价值15.9亿元,增长17%。收储方面,印度CCI在MSP项下累计收购145-153万吨,计划170万吨。近期多个媒体报道,市场传言中国收储100万吨棉花,尚未得到官方证实,若属实相当于创造需求、利多棉价。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重创全球棉花消费,中国消费调降110万吨、全球调降351万吨,54美分/磅的棉价已Price in消费崩塌利空,未来棉花市场的风口包括生产端(面积、虫害、天气)和消费端(逆周期调控、中美贸易、收储政策),预计后市棉花底部震荡等风来,逢低可轻仓做多远月期货或期权。(文章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作者:付斌)